第八十九章 公开的猫腻
冬雪春风
管弦笙笙
外单车间来了新的工段长,是总厂直接派下来的。
一个文质彬彬的大学毕业,进厂两年,之前在总厂做调度,很多人说他是来镀金的,过不了多久就又要调回总厂高升。
肖勇智很快跟他办完了交接,直接去了下料工段。
下料工段在岗的职工22个,主要工作内容是按下料图对材料进行初步的切割,然后由各工段领走,进行装配和焊接。
对于肖勇智的到来,工段的工人并无异议,老工段长退休前就有人议论过,谁会是新的工段长,曾有人找关系使劲儿,但到的回答是,别想了,这个位置可不是谁都能坐的,也就断了心思。
因此对于肖勇智的空降,尽管有各种猜测,却也没人不服气,毕竟人家是厂劳模,电焊首席。
下料工序的工作简单,技术含量较之外单要低很多,肖勇智干起来省时省力。
早上,他领了生产任务单,按部就班地把活派下去,完活后检查一下就没事了。
这里不用加班,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肖勇智正好利用空闲时间看书。
H工大的学习进行到第三年,专业课压上来,难度越来越大,他丝毫不敢松懈,尤其在短板外语方面更是下了苦功夫。他攒钱买了个复读机天天随身带着听。
又是一个休息日,肖勇智把在图书馆看书的方程约了出来,两人在校园餐厅的一角谈起了肖勇智的新工作。
肖勇智说了自己到下料工段半个月的体会:技术含量低,工作量不饱满而且浪费严重,工人普遍心气不高,几乎都在混日子。
方程深以为然,也向肖勇智提供了一些改善的方法:把原来的粗放下料细化,去分厂主动要求下料达到近净形,将原来在各焊接工段的坡口加工承揽到下料工段来提高工作量增加工人收入。
把几台比较先进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参数调整,不但能够快速成批下料,而且要在下料的同时开好坡口来提高技术含量。
在下料之前统一规划一个周期内的工号下料图纸,尽量一块原材料下最多的料来达到原材料利用最大化。
这样岁月静好的日子过了没多久,肖勇智就发现了下料工段存在的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下料工段一般是来图定制,按要求尺寸下料。可是肖勇智很快就发现,一块整料如果紧凑一点,本来计划下10个部件的料,就可以下出11个来,或者下10个大转子,剩下的料头足够下一个小转子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