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针锋相对
执契人
南明晚风
剑乃百兵之君,刀乃百兵之王。
君是君子之风,王则是王霸之气。
刀与剑,既有相似之处,却又大有分别。
剑大都轻巧狭长,剑法多灵动逍遥,招式变幻莫测,又颇具君子之风,是以江湖人士多喜用剑,不过剑法也因此稍有卖弄技巧之嫌。但这并不妨碍剑法的普及,加上当世大名鼎鼎的“天剑南风”和“白梅剑客楚天曦”两位剑客更是位列九位武圣之中,珠玉在前,各江湖豪杰就算不甚精研,大都也会习得一两门剑法在身。
比起剑来,刀则更加注重劈砍之效。无论是长刀短刀,快刀重刀,无一不讲究杀敌败敌的效率,因此也多用在军中或是配备于镖局之中。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比如说佛门武学慈悲刀法。
宁礼修习的正是讲究速度的快刀一脉,不求一刀毙命,但是刀刀狠辣,不取性命则誓不罢休,直至将对手千刀万剐。
张承枫自幼与几人一同训练,当然知道宁礼的武功路数,说起来当时对练时宁礼便是几人最不愿意碰到的对手之一。原因无他,当然是因为挨得打多,大家使的尽是些木刀木剑,别人都是一招定胜负,宁礼却叫人防不胜防,这里一刀那里一刀。木器伤不了性命,也看不出哪一方先落败,结果经常是白白多挨几次打,往往打完一场下来宁礼的对手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见识到了张承枫的厉害,宁礼也不急近身,先是与对手保持一定距离,以疾风快刃的远攻招式“泼风斩”远远试探。张承枫则以半生不熟的“烟岚云岫”应之,虽是徒有其形,但宁礼也未尽全力,二人终是挣得一个平手。
宁礼见张承枫应对从容,刀势愈急,“扬尘催岳”施展开来,刀光纷乱,叫人难以应接。张承枫遂以风雷三式“雨疏风骤”拆之,快剑对快刀,二人打到眼花缭乱也分不出个高低来。
宁礼见状再度变招数次,一手疾风快刃耍得是炉火纯青,引得一旁观战的马三和小阿五是啧啧赞叹,放眼铸行的同龄人中,宁礼这手快刀怕是已无人能出其右了。
但是更叫人意外的是,张承枫居然见招拆招,坚持到现在且并未落入下风!
那边宁礼刀势越打越快,这边张承枫却是气定神闲,从容应之。只见张承枫使出一手三才剑法坚守己阵,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周身防得是滴水不漏,宁礼的连番快攻也并未找到漏洞,一时难有建树。
三才剑法以道家阴阳学说和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础,融合佛门与道门特点,比之太极剑稍快,但又略慢于少林剑,属于刚柔并济的剑法。此剑取天地人为三才,又分作天盘、地盘、人盘三剑,注重剑走轻灵,避实击虚,刚柔并济。三才剑法运用时以静御动,后发先至,与张承枫以守待攻,防守反击的习惯正相符合,在他手中一时间施展出十二分功效,竟然隐隐有压制宁礼进攻的势头。
众人皆是惊叹于张承枫的稳健,宁礼一时破不得守势,苦恼异常。
这样以静制动,密不透风的防御,以几人的水平来看,无非两种应对之策。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