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震慑

 这位万岁爷有亿点强
    “皇帝陛下,臣定不负所托。”赵庆沉声道,随即转身,带领禁卫军离去,留下一室的沉默与震撼。

    萧凌环视着剩下的官员,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痛心:“诸位,本帝不愿看到今日之景,但为了大梁的未来,为了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我们必须割除腐肉,哪怕这过程痛苦且艰难。”

    他走到窗边,眺望着夜色中的京城,星光点点,仿佛在诉说着古老帝国的沧桑与希望。“三个月后,这七人将依法问斩,以儆效尤。本帝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大梁的官员因贪腐而走上断头台。”

    官员们低下头,有的在反思,有的在庆幸,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警醒。萧凌的雷霆手段,不仅震慑了朝堂,更是在民间引起了巨大反响,百姓们开始相信,这位年轻的帝王,真的有能力带领大梁走出困境,迈向新生。

    朝堂之上,沉寂如死水,每一双眼睛都仿佛被无形的线牵引,不约而同地聚焦于那位于高台之上的身影——萧凌。

    “朝堂之上,无需多言。鞑靼之患,犹如毒瘤附骨,而那些造反的百姓,虽令人痛心,却也是逼不得已之举。”

    萧凌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敲击在众人的心头,“鞑靼,异族也,若不除之,待其铁蹄踏入京都,恐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至于造反,虽罪不可恕,但究其根源,乃是民生凋敝所致。二者,皆需解决,但先后有别。”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之间掀起了一阵微妙的波动。有的人面露犹豫,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有的人则目光坚定,显然对萧凌的决定抱有绝对的信任。殿内气氛凝重,唯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似乎在为这即将来临的风暴预兆。

    “陛下英明!”一位身着甲胄的武将挺身而出,声音洪亮,“鞑靼之患,我大夏男儿自当奋勇向前,誓守疆土!至于粮食短缺,末将愿率部下,沿途征粮,以解燃眉之急。”

    萧凌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好,便由你领军北上,务必速战速决,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同时,本王亦会派遣能吏,深入民间,查清造反之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话音刚落,一位文官缓缓站起,面容清癯,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臣有一计,或许能解粮食之困。

    昔日王安石变法,尚有余策未尽用,今可重启‘青苗法’,鼓励农耕,同时广开粮市,吸引商贾,以市场之手调节供需,或可暂解眼前之急。”

    萧凌闻言,眉头稍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好,此事便交由你等文臣筹办,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切勿扰民。同时,朕会亲自下诏,减免赋税,以安民心。”

    朝堂之内,随着一项项决策的下达,原本沉重的氛围渐渐变得活跃起来。

    萧凌的目光在众臣面上一一掠过,最终定格在赵庆身上,语气沉稳而坚定:“丞相,你认为如何?”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