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立嫡长皇嗣为皇太女。”

 珠阙锁他心尖月
    第122章 “立嫡长皇嗣为皇太女。”(1/2)

    在祭礼的主要环节已经完成之后,高台上首的皇帝皇后和那个女童的动作并未停下,更没有要转身步下高台,宣布祭礼结束的意思。

    相反,那个身着朝服的女童稳稳地走到皇帝和皇后的面前,面对着他们跪了下来。

    皇帝的动作似是顿了顿,然后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来,朗声道:

    “昔年承先父之愿,与泰山结秦晋之好。凡此一十六年,予与皇后恩爱同心,无所更改,共谋天下之大业,求黎庶之太平。

    ……

    是以为皇后上尊号,称文昭神烈皇后,与予同尊,共令天下。

    凡予臣民,见皇后则如见予。”

    这一大段是对赵偃夫妇恭维的话。

    梁立烜所说的这段话呢,大致意思就是回顾了他从当年和赵观柔成婚直到今天的日子,说当年他迎娶了赵家的女儿为妻子,是一桩如何般配的天作之合。正是因为娶了赵家的女儿,所以他才能得到一个无比合适的贤内助,和赵氏女一起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谋取了这个天下。

    他又在话中回顾了赵偃生前对梁家和对幽州的恩德与种种军事贡献。

    最后皇帝在此重申了赵皇后对他的重要地位,说他以后要和赵皇后并尊为二圣,天下人见到赵皇后就要像见到皇帝本人一样恭敬。

    当然了,至于为什么赵皇后时隔五六年才重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从前的郭太后和郭皇后又是个怎么回事,他后宫里那群大小妾室们又是个怎么回事,还有这个“赵皇后”和江都赵省荣的女儿又是个什么关系,梁立烜也都在今天给了天下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前面的几个问题的解释,他之前就已经命臣下们草拟诏书晓谕天下了。

    大概意思还是那套话,赵皇后和女儿从来就没有“死”过,只是在生产后身体不适,所以去江都秘密养病去了。

    郭皇后不是他自己想娶的,都是郭太后以孝道逼迫的。

    至于赵省荣——梁立烜讲他解释为是赵偃家中的一个宗亲,是赵皇后的“族中叔父”,因赵皇后当年病重,所以皇帝为了替赵皇后躲避“阎王勾魂”,怕阴司里的鬼差逮着要勾走赵偃女儿的性命,所以叫赵皇后就先认了这个“叔父”为父亲,借一借“叔父”的寿命。

    现在赵皇后重新以皇后的身份出现在众人的面前,皇帝也依然虚尊赵省荣为“国丈”,封他为吴国公,封其妻丁夫人为吴国夫人。

    赵省荣夫妇当然也只有满口承认的份了。

    他们于是也得听从皇帝的命令,对外界说,当年他和丁夫人本来就没有生过孩子,只是曾经照顾过赵皇后一段时间而已。

    而皇帝,该给他们的尊荣名分也都已经给够了。

    虽然从前这些事情皇帝命别人解释过,但这一次终归是他亲自出面说出口的,意义更加不一样。

    众人听完之后,脑袋都愈发恭敬地往下低下去了。

    当真是风水轮流转,一年有一年不同的光景。

    一年之前的现在,可没有人还会想到这个早死了的赵偃和他女儿赵夫人。

    一年前,天下人都快将赵偃一家子、连着他女儿和女儿肚子里那个不知是男是女、是死是活的外孙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时候,天下人都只知道出了两位皇后的郭家。

    郭家,才是当时天下最显赫的大族。所有人都只一心想着如何讨好那个郭家。

    除了那几个从前就是幽州来的老臣们,闲暇时候忽然想起来,才会叹息一声赵偃一家没福气罢了。

    谁知道一年之后,世事变化得如此之快。

    郭家如今彻底倒下,被皇帝连根拔起,而赵家却再度兴盛。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