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贞观后续推演

    一百三十九万时空点推演一次,这消耗着实是不低的,饶是文青拥有大笔的时空点也有些心疼。

    不过,大唐开启了工业时代,这已经是极好的推演时机了,因为接下来的大唐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

    相当于是他们已经走上了高速公路,而通往未来的道路已经确定下来了,以图书馆内现有的知识书籍,足以保证他们发展到超越后世的水平。

    工业时代之前,大唐的发展道路并不是特别的明确,所以文青一直没有选择推演。

    倒也不必等他们继续发展了,因为这条路再怎么走也就这样了。

    “推演吧!”

    【推演开始!

    当前时空:工业大唐!

    贞观二十五年,大唐正式进入工业时代,此刻,大唐已经完成了世界经济殖民的进程。

    贞观二十六年,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工业时代正式被百姓所接受,百姓领取到了第一年的福利,对大唐的归属感拉升到了极致。

    贞观三十年,在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的操作下,工厂设备进入升级换代阶段,由内燃机全面代替蒸汽机。

    贞观三十三年,李世民购买了延寿药剂,朝堂文武百官按需分配,主要官员得到寿命提升,继续发展技术。

    贞观三十五年,覆盖长安的电网建设完成,长安进入电器化时代,高端科技雏形逐渐完善。

    贞观五十五年,李世民吸收了近现代华夏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带领贞观时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子管电路设备出现。

    贞观七十年,集成电路设备出现,同年李世民退位,此刻他已经超过了一百岁,传位给了太子李承乾的儿子,改元启盛,自己开始享受生活。

    启盛元年,启盛皇帝对海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步入海洋探索历程。

    启盛三十年,大唐完成全面现代化建设,本土人口达到了二十亿。

    启盛四十年,海洋探索进程完成了总体百分之十的突破,发现了大量的全新资源。

    启盛五十年,大唐本土完成了清洁能源的全面使用,本土之外完成了内燃机的投入使用。

    启盛六十年,澳洲生产基地全面扩建,开始加大力度研究高新技术。

    启盛七十年,大唐技术领域全面超越如今的后世,开始了自主独立的发展道路。

    ……】

    贞观七十年,加上一个启盛七十年,一共是一百四十年的时间,从封建社会全面超越2025.

    说起来,这速度比后世稍微慢了一点,不过也在正常范围之内。

    第三代的大唐皇帝登基之后,便没有图书馆的红利可以吃了,所以从一百四十年后,大唐的发展速度变慢了不少。

    当然,这完全正常,因为文青所处的时代,科技进步也并没有那么快,尤其是当他们在很多领域达到领先地位之后。

    【推演结束,大唐存续一千三百九十年,先后由封建帝制改二元君主立宪制度,海外领地未独立。

    当前推演获得书籍78亿册,已存放入图书馆内,请尽快整理学习。】

    七十八亿,这么些书,如果堆放在一起,估计是一座要比珠峰还要大的书山。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