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五姓七望

    五姓指的是李、崔、卢、郑、王,七望则是说他们家族所在的地方分别是陇西、赵郡、清河、范阳、博陵、荥阳、太原。

    其中,陇西李氏便是李世民本家,他家出了皇帝,自然名震一时。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唐代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皆是赵郡李氏的子弟。

    崔氏两家,占据清河博陵,光是宰相,在唐代就有二十九人,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范阳卢氏高光时刻在南北朝时期,但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崛起,到了汉代逐步稳定。

    东汉大儒卢植便是范阳卢氏之人,尤其是在曹魏、西晋时期,卢氏子弟为官者众多,皆居高位,积攒下了非常厚的底蕴。

    荥阳郑氏,源头可以追溯到周朝,东汉时期逐渐发家,高门大户,威名赫赫,主要是擅长联姻,因此地位比较高。

    太原王氏实力相比之下算是最强的,唐代时期的王勃、王之涣、王昌龄都是太原王氏出身,可见此时的太原王氏是何等的繁荣。

    东汉末年,王允位列三公,地位尊贵,一举将太原王氏推向了顶峰。

    在南北朝整个社会混乱动荡的情况之下,王氏一族依旧能稳步发展,屹立长达两百年之久,并且人才辈出,家族显赫,人才兴旺。

    这五姓七望,虽然非皇室,但是在唐代初年,即便是皇室也要礼让三分,对他们也不敢有着丝毫怠慢。

    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家族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之上都较为特殊,另外李氏起兵业依托的是这些大家族,在早年乃是政治上的盟友。

    最初,李渊、李世民还曾和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攀亲戚。

    就是为了提高李唐皇室的社会地位,甚至不得不选择去和这些家族联姻,来获取他们的支持。

    唐朝的读书人也想着高中状元迎娶五姓七望家的女子为妻,只这一点就能看出那些家族的厉害之处了。

    单单自家人厉害还不算,嫁出去的姑娘一个个的也带来了巨大的助力。

    唐朝时期,皇权影响力一定程度上不如五姓七望也是有原因的。

    所以,文青要教给李世民的第一课就是舆论战!

    古人好名,而五姓七望更是如此,甚至因为李世民他们家不是纯粹的陇西李氏就拒绝联姻。

    好名且高傲,所以对付他们,就得从这些方面下手。

    搞舆论,这一点不需要教,李世民自己也可以操作,但舆论的可信程度和传播程度就需要好好的操作了。

    舆论战是一种针对公众舆论的战争策略。

    后世具体是指在信息化社会中,政府、军队、企业、团体等各种主体通过运用媒体、网络和其他渠道,对目标群体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舆论宣传和引导。

    以达到影响、控制或改变目标群体的思维模式、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目的。

    想搞好舆论战,首先就不能缺少媒体参与,大唐肯定没有,所以就需要建立了,而报纸就是一个很好的信息载体,同样也是未来的舆论战载体。

    通过报纸,策划、制造、筛选和传播信息,争取、控制、影响受众的信念、思想、心理等。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