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黄袍加身,一统天下(全书完)

 朱云飞
    第441章 黄袍加身,一统天下(全书完)(1/2)

        多铎的意外病故,导致河北局势风云突变。

    孙传庭抓住时机,率领征北督师府,帐下各路兵马,十五万大军。

    在邯郸一战,歼灭清军十万大军。

    豫亲王多铎的副将,固山贝勒勒克德浑,固山贝子屯齐,被孙传庭一战斩首。

    消息传开,清廷山西巡抚李鉴,大同总兵姜瓖,相约反正。

    二人杀死山西总兵耿敦,在太原、大同举起大明旗号。

    开城迎接朱云飞率领的大军,兵不血刃进入太原。

    玄甲骑军卫前锋,进驻大同。

    “传我军令,李鉴献城有功,官复原职,依旧担任山西巡抚一职。”

    “大同总兵,改任山西总兵,兼大同总兵,负责山西军务。”

    “其余各军,向宣府进发,进军京师,光复大明京城。”

    在朱云飞的军令下,护卫军,玄甲骑军、天雄军,以及从陕北赶来的武卫军。

    在大同集结,迅速扑向宣府。

    姜瓖的反正,为朱云飞夺取山西,立下汗马之功。

    否则凭借太原、大同的城防,要想要打下山西,至少也得三个月。

    可现在仅仅半个月不到,明军就光复山西全境。

    这就导致清廷宣大总督吴孳昌,完全毫无准备。

    面对朱云飞率领的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

    这位崇祯年间的进士,吓得手忙脚乱。

    原明军投降的总兵白广恩、唐通眼见明军势大,纷纷劝谏。

    “你我皆是明臣,卑职听说李鉴、姜瓖二人投降,皆获得重用。”

    “你我何不开门献城?”

    “如此反复,吾还有何面目面对世人乎?”吴孳昌倒是有几分腐儒的惺惺作态。

    想当初崇祯自缢,满清入关,这老小子可是毫不犹豫,就跪舔了新主子。

    “吴大人,你要是想死,可别拉着弟兄们。”

    白广恩当即作色,手按剑柄一脸的威胁。

    唐通也不忿的怒视吴孳昌:“吴大人,咱们是把乱反正,可不是投降。”

    “你要再犹豫,明军一旦攻城,城破之日,玉石俱焚,那就不是死这么简单了。”

    “这,这……”

    “我降了还不行吗?”吴孳昌一脸哭腔的连连点头。

    在白广恩和唐通的逼迫下,宣大总督吴孳昌,率领宣府大小官吏,开门献降。

    面对这几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朱云飞表现的和颜悦色,亲切的拉着三人,温言细语的赞赏了一番。

    “吴大人迷途知返,不失为守节之臣,本太傅定当上奏陛下,为尔等请功封赏。”

    朱云飞之所以善待这帮人,不是他心慈手软。

    而是做给天下人看得。

    毕竟,天下已经光复,失去的大明江山,即将一统。

    这个时候,仁政比暴政,更容易拉拢人心。

    李自成入京,勒索拷诘百官,致使大明文武百官,集体背叛了他。

    转身投降了满清,从而让满清建奴捡了个大便宜。

    现如今京城之内,那些墙头草,哪一个不是在观望。

    朱云飞杀吴孳昌,李鉴、姜瓖、唐通、白广恩这些人容易。

    但也会把京城那些投降的旧官吏,彻底推到对立面。

    试想,你投降必死,不投降反而有一线生机。

    你会怎么办?

    相反,投降不但无罪,还能官复原职。

    而不投降,则是九死一生。

    你又会怎么选择?

    朱云飞拉拢吴孳昌,李鉴这帮投降官吏,目的就是要告诉京城的大明旧官吏。

    只要你们投降,过往不究,还能继续当官。

    但要是抵抗到底,那么城破之日,就是项上人头,以及诛灭九族之日。

    朱云飞这一手,就是攻心之计。

    属于堂堂正正的阳谋。

    当朱云飞率领大军,抵达昌平、丰台之时,朝廷赦免的旨意。

    早已经被锦衣卫校尉密探,传遍了京城。

    由于朱云飞率领的兵马,实在来的太快。

    导致,满清皇太后孝庄,摄政王多尔衮,小皇帝顺治,以及满朝满清皇亲国戚。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