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年礼
赵衍
穿越四合院的技术宅
刘玉华此时所掌握的机床技术已经重要到东北那边的厂子得专门派人来学习的地步。
赵衍平时的有意引导和手把手的教导,还经常把前世的技术插入到两人工作谈话当中。
刘玉华身体已经经过赵衍的神识洗炼,脑力是极好的,赵衍说的话她几乎都给记住了,平时工作状态中一一印证,因此进步快到不可思议。
刘玉华对最早赵衍改装的那台机床的了解已经非常深入,配合赵衍的图纸组织生产完全不在话下。
再加上那台母机的加成,生产出的机床已经完全具备了跟国际竞争的实力。
能不能打出去则还有待商榷,满足国内需求已经是产量问题了。
北方长子那边原本想要邀请刘玉华去教学,两个轧钢厂坚决不同意。
开玩笑,人去了你们那边能不能回来那还能我们说了算吗?
那台母机则被轧钢一厂把得死死的,来个人参观考察一下都要被盘问到吐。
第一个问题竟然是:‘你对这台母机坐落在轧钢一厂有什么想法?’——你让人家怎么回答?
还有刘家兄弟,三人得自赵衍言传身教的铸造技术经过这些天的摸索和实践已经吃透,第一批发动机如今已经下线。
部里强行指派一个老牌摩托车厂和一个汽车厂进行测试,结果两个厂子内部爆发了不小的矛盾。
自家生产的发动机的拉胯和新发动机表现出的优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完美的诠释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为此轧钢厂很大方的以图纸和培训为诱饵从对方厂子交换回一堆好东西,其中就包括二十辆吉普车。
至于赵衍发明的那套变速器,两个参与测试的厂子表示当前技术水平完全无法实现量产,期待新式机床的优异表现。
轧钢厂一厂和二厂领导还特意开了个会,讨论这批吉普分配问题。
主要议题就是赵衍的那一辆该不该给,按照功劳和贡献算自然是不用说的,结果施小芳提出一条:
考虑到对赵衍同志身份的保密以及赵衍同志的人身安全,——还是算了。
赵衍对此也没什么意见,主要是对那种车的性能颇有些瞧不上,从驾驶乐趣来说,自己老娘那辆不倒翁能甩它好几条街。
“不给车子给辆摩托也行啊,到现在还蹭我妈的车骑呢……”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院里传来一声惊呼,连忙起身跑出去,刘大壮将最大的一个袋子丢在脚边,捂着腰龇牙咧嘴。
赵衍暗道一声: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