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普惠寺的往事
宋山河师一洋苏澜
民间镇邪师
虽说老者才是东道主,最后掌勺的却是陈漫,只是简单的素菜,做的也是相当的美味,不禁让我对陈漫又有了不同的认识。
在“普惠寺”简陋的后院,昏黄的灯光下,三人对坐,谈笑自如,清风拂面,颇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自从到了这青田镇,我一直紧绷着神经,已经好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席间,我们终于知道了老者的名字,叫慧觉。不过,他并不是出家人,法号是他的师父给他取的,算只是个代称吧。
吃完饭后,我跟陈漫帮着一起收拾,等歇下来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万籁俱寂,夜幕中布满了萤火一般的星星。
我们三个人坐在院子里喝茶,慧觉老人才跟我们说起了普惠寺的往事,以及解释了我刚刚的疑问。
老者手捧热茶,浑浊的目光似乎透过夜幕穿梭到了那个纷纷扰扰的年代。
以下为慧觉老人第一人称叙述:
这件事情,我也是听我师父他老人家说的,我师父也是在这普惠寺守寺的僧人。我其实不是青田镇本地人,具体家里在哪里,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是从北边逃难来的。
那个年代啊,战火纷飞,骄阳不稳。我们整个村子都沦陷了,我的父母兄弟都死在了炮弹下,我跟着同村一起侥幸活下来的人东躲西藏的。后来,也是死的死,散的散。
我独自一人辗转逃到了青田镇上,好几次都是在炮弹下,死里逃生的。
那时候,正好是冬天,南方下了场罕见的大雪,所有的农作物都冻死了,对于那个时候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我又饿又冷,昏死在了普惠寺的后门,是师父他老人家用热米汤一点一点地喂,才救活了我。那时候,师父已经很老了,眼睛也快看不见了。
战乱的那几年,几乎所有人都过得很苦,吃不饱穿不暖都是常态,好在这个寺院偏僻,没有什么人来,还算安全。
可是,我来了没几个月后,师父就病倒了,买不到药,也没有钱买药,只能自己到山上采点草药煎了喝。熬了一年多,还是去世了。
那时候外面还乱得很,出去了也不一定有活路,在这里起码还有几亩薄田,自给自足也是足够的。
师父他去世的早,我也就没有真正的入佛门,可我的命是师父救的,他老人家不在了,我就要替他守着这寺院。
师父在病榻上的时候,我就天天陪他说话,普惠寺的很多事情,也是那时候告诉我的。我也问过他同样的问题,我师父也是他的师父告诉他的。
普惠寺始建于宋朝,文殊菩萨殿之所以叫千佛阁,是因为之前大殿的三面墙壁上挂满了佛龛,里面都是雕刻精美的手掌大小的佛像,所以就叫千佛阁。
后来,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镇上闹了邪祟,死了不少人,在高人的指点下,才建了这姑娘祠和纳骨塔。又怕压不住里面的邪气,就把文殊殿里的佛龛都移到了姑娘祠里。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