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楚云飞力战克虒亭

    第23章 楚云飞力战克虒亭(1/2)

    在五阳阻击战打响之后不久,楚云飞发起的虒亭战斗也打响了。

    虒字在字典上读“思”,但估计还是把它读成“虎”的更多。

    甚至有可能有其他读音,比如在汶川绵虒,当地人称之为“棉池”。

    虒”是一个不常用的汉字,在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现多用于地名。

    读音为sī,部首为虍,笔画10画,半包围结构,形声字。

    《说文解字》:“委虒,虎之有角者。”

    也就是说“委虒”指的是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

    其实把虒亭叫作虎亭,也算是歪打正着。

    因为虒亭最开始就是叫做虎亭。

    当然,这也只是传言。

    正如同把“别墅”念成“别野”的,也是歪打正着。

    因为最开始别墅就念“别野”,而且最开始别墅这俩字也不这么写。

    而是就写为“别野”,还有“别业”、“别馆”大致一个意思。

    后来出现了变体字别墅,但还是念别野。

    直到有一个大官,把它念成了“别树”。

    人们取笑他,见到这个词就调侃地念成别树。

    慢慢的,别树成了正确的读音。

    原来正确的别野反而不正确了。

    就像现在“一骑红尘妃子笑”第二个字要读“旗”一样。

    现在再读“寄”反而会扣分。

    现在有人把“参差”读成“餐叉”。

    说不定若干年后,这个词就真成了餐叉。

    据说最初这地方叫虎亭,后来有个当官的,姓羊。

    他就想:我姓羊,此地名虎,虎吃羊,犯忌讳。

    于是就大笔一挥,给老虎头上一刀,身上一刀,变成了虒字。

    读音也变了,这个字念“思”。

    虒亭依湖而建。

    此湖今名宝峰湖,当时叫什么名字没查到。

    不管叫什么名字吧,现在是冬季,一月十几号,正是最冷的时候。

    因此湖面是结冰的,可以通行。

    这就增加了358团攻克虒亭的难度。

    如果在夏天,只需要围住三面,那个宝峰湖虒亭附近的宽度将近一公里,难以通行。

    而现在则需要四面围住。

    关键是那个湖面上不好包围,你总不能把部队放湖面上吧?

    如果在湖边设置防线,那防线会长达20公里。

    楚云飞一个团有5000人,这次带出来3000,还有一些非战斗部队。

    兵力怎么够?

    本来也可以考虑采取“围三阙一”的策略。

    把湖面那一侧留给鬼子逃跑用,这样,当鬼子逃跑时,358团就可以用机枪尽情扫射,那地方无处藏身。

    但是,虒亭内驻有224联队的一部分,这是曾经参与屠村的一个联队,楚云飞不想就这么把它们放跑了。

    那么李云龙为什么不把虒亭也纳入包围圈之内呢?

    副总指挥不是说了要全歼224联队吗?

    其实,经常说的“不使一人漏网”、“不能放跑一个”之类的话,只是一种鼓舞士气的说法。

    敌军一万人,你放跑了20个,那也没完成“不使一人漏网”的任务啊?

    但是没人会追究这个。

    相反,你还会被嘉奖。

    所以,李云龙就想把包围圈围小一些。

    这样兵力更节约一些。

    更有把握在鬼子援兵赶到前解决战斗。

    他也不想一下子把鬼子几个师团给招惹过来。

    楚云飞部:

    “报告,派往八路军独立旅的侦察员回来了,还带回来两名独立旅通讯员。”

    “快,有请!”方立功替楚云飞答道。

    这种小事,并不需要楚云飞亲口命令。

    很快,三个人风尘仆仆地来到野战帐篷前:

    “报告!我是八路军独立旅通讯员刘德柱。

    我们旅长让我替全旅对您和358团弟兄们仗义相助表示感谢!

    恳请358团攻占虒亭,并阻击东援之敌。

    建议架设独立旅和358团直通电话线。

    必要时可以联系我们旅,我们可以提供远程炮火支援。

    我们旅长让我问一下您的意见。”

    说完,向楚云飞敬了一个礼,手没有放下,转了半圈,对向在场的每一个人,才把手放下。

    楚云飞先回了礼,笑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