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北上认亲

 烹治大唐
    当晚夜宴散去,天子与皇后移驾甘露殿。

    李世民携着长孙皇后的手,有些嗔怒道:“观音婢,你既然早有主意,请的是丰县男,为何不提前支会朕。”

    “今天两仪殿中,朕可是提心吊胆,生怕这群化外之人再搞出什么事端来。幸喜有丰县男这样的大才,不然我大唐的颜面何存啦。”

    “直可惜,这小子居然是山东望族的女婿,一时真叫人意难平啊。”

    长孙皇后笑着摇了摇头,亲手替李世民退去外袍,一边说道:“二郎,臣妾曾闻,大凡人主,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如今虽世家当道,对朝廷是极大的威胁。但为家国计,朝廷岂可眼睁睁看着如此大才流落在庙堂之外?若仅仅因为孟卿是山东望族之婿,就不加重用,岂非因噎废食?妾为二郎不取也。”

    李世民如同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感动的拉起长孙皇后的手,深情说道:“若非观音婢一语惊醒梦中人,朕险些失去孟卿这样的国之栋梁。朕想清楚了,孟卿这样的大才,朝廷必须委以重任,等这次大朝会一结束,朕便亲自下旨,将孟卿召入朝中。”

    “陛下闻过则喜,从善如流,大唐定能千秋万代,长盛不衰。”长孙皇后盈盈一礼,罕见的拍了李世民的马屁。

    李世民很是受用,观音婢一向轻易不肯夸赞别人,今日却为了一个丰县男,而对自己大加赞赏。看来丰县男的口碑果然深入人心。

    国宴之后的三天里,各国使团就自己的诉求,与大唐三省六部的官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有了国宴上的较量,大家也都各自放下了成见,很快就在商业等其它方面,达成了许多共识。

    长安坊市间的商人和百姓们,听到这些消息,更是人人振奋,不管是胡商还是本地的商人们,全都喜出望外。

    四夷宾服,万邦来贺。和平的政治环境,正是商业活动最好的温床。

    种种迹象全都表明,未来大唐的商业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而作为商业活动所必须的固定场所,资金来源和创业模式,在不久的将来,都必将会成为炙手可热的项目。

    孟凡接下来要做的,正是要顺应这股潮流,为商人提供固定场所,资金来源,甚至商业模式。

    这些项目,涉及到后世的房地产和风投等多个领域,正是大唐这个商业帝国所迫切需要的服务。

    此时的孟凡并不知道,李世民的心结已经解开,动了召他入朝为官的心思。

    他的全部身心,都投身到了如何理财,以及如何布局未来的商业格局上去了。

    前期所创建的实业,已经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如今成山的通宝和成仓的绢帛,已经堆满了他建立在孟家庄附近的钱仓。

    而如何使这些钱继续生钱,最好的办法,无疑便是扩大投资,进军金融业。

    可对于大唐来说,金融这两个字,还是如此的陌生,这一切都需要孟凡这个穿越者来一手规划。

    崔莺莺跟着孟凡,第一次看见成仓的绢帛和通宝的时候,吓得好半天都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尽管她对于钱财和权利,都没有什么贪念,可当看到如此多的钱帛堆在眼前的时候,仍然忍不住心动神摇。

    人类看见财富,天生就有一种极强的幸福感。

    那一刻,崔莺莺更是将这种幸福感,全都转化成了对丈夫孟凡无尽的敬仰和崇拜。

    她亲眼看着自己夫君,如何从一个傻子,变为如今富甲一方的土豪。

    这种见证了一个传奇的幸福感,是其它人所不能领悟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