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不得寸进
烹治大唐
五色石
即使如此,仍然是供不应求。
一刀流先前所屯积的房产,都以高出一倍的价格,出售给了当今朝廷。
一笔巨额的收入,再次进入了孟家的钱库之中。
孟凡嘱咐孟顺,不惜财力,大量无限期购进东西市场上的粮食。
分批次低价购入,直接运往灞上原的军粮工厂。
只因为孟凡心里十分清楚,大唐这台战争机器,自开启以来,便一发不可收拾。
平突厥,灭吐谷浑,征高句丽。
太宗一朝,可谓年年征战,所向披靡。
自己这小小一百人的工厂,就算彻夜不停的运转,所生产的军粮喂进这庞大的战争机器之中,也能迅速消化的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
为此,精算堂专门成立了采购组,望风而动,开始搜刮长安以及关中地界上一切低价粮食,五谷,豆类和乳制品。
同时,为了满足大量的糖分需求,孟凡已着孟顺派人前往南方,寻找蔗糖的原产地。准备在南方构建沙糖生产基地。
这个时代的蔗糖不仅粗糙,而且还使用的是最原始的暴晒法。
就是把甘蔗中的汁水压榨而出,然后放在盛器中暴晒,最后得到的糖块便是最终成品。
此法不仅耗时费力,纯度也大打折扣。
孟凡遂将熬糖法传授给了孟顺的父亲孟大力,遣他带着四五个孟家人,开赴岭南,建立沙糖生产基地。
所产出的所有糖,都直接运往长安,投入军粮的生产之中。
孟大力感激万分,带上孟家庄的数名青年,连夜出长安南下。
不觉又年关将近,在繁忙的贞观二年,李世民顺利的完成了对突厥的战略构想。
并且营造了最有利于大唐的战争环境。
这一年长安城格外的寂静,尽管这一年粮食大丰收,关中百姓再不用为肚皮烦忧。
可也没见陛下大张旗鼓的庆祝。
浸淫朝政多年的官吏们渐渐发觉,不知何时,刑部尚书李靖,秘密调任到了兵部。
兵部司下的各级署衙,每天都有大量的吏员们进进出出,显得十分繁忙。
那些开国的功勋武将及其子侄辈,都莫名其妙的消失在了鲜衣怒马的长安街头。
仗剑少年们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愁得平康坊的妈妈们彻夜望眼欲穿。
姑娘们更是想念公子们一执千金的豪爽和对酒当歌的豪迈,自然还有花前月下,红绡账里彻夜的狂欢。
那么这些纨绔们都去了哪里呢?
从他们后院传来的一声声磨刀嚯嚯,一声声喊杀声中,就能知道端地。
年关才过,万物复苏,亿万粒种子再次埋入大地之后。
那些满脸黝黑,窝了一冬的关中汉子们,洗干净手上的泥土,带上称手的家伙什,牵出后院那匹养了一冬肥膘的健马,向着长安进发。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