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英雄所见略同

 烹治大唐
    “哦?若果有此事,当浮一大白。只是,如今海内升平,天下一统,唯一对我大唐虎视耽耽的突厥,去岁又与我朝约为兄弟之国。今又援救梁师都不成,大败而归,突厥必定不敢再贸然东向。我朝又经去岁蝗灾旱灾侵扰,陛下忧心民心不稳,因此不便开战。短时间内,怕是无仗可打了。”

    李靖叹息一声,看向孟凡。

    孟凡笑道:“李尚书久润朝局,分析得自然鞭辟入里。只是您只知我朝,却不知突厥。以我所料,突厥境内,年内必生变故。届时,陛下自然能从中找到机会,一举西进,荡平突厥。”

    李靖听了这话,心里只想笑,却又笑不出来。

    不知道怎么了,他总觉得,从这个少年人口中吐出的狂言,总有一种让人信服的感觉。

    若是自己儿子李德謇说出这种话来,他一定会大发雷霆,斥责他不学无术,信口开河。

    但见孟凡面色沉稳,气度雍容,是乎对自己的言论十分确信。

    到底是什么给了这少年底气,让他就这么肯定,突厥境内短时间内必生变故?

    “难道说,他有自己的情报来源?”

    李靖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问道:“丰县男何以如此确信,突厥人年内必生变故?”

    “这个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孟凡笑道:“自武德三年,东突厥处罗可汗死后,其弟颉利可汗嗣位。另立始毕可汗子什钵苾为突利可汗。这件事,想必李尚书一定知晓。”

    “敌国权力交接,如此大事,举国皆知。”李靖不明就里,这件事又能说明什么呢。

    孟凡笑道:“既然李尚书知晓此事,就没从其中,悟出点什么吗?”

    “恕老夫眼浊,还望小郎君指点。”李靖谦虚道。

    孟凡起身,将桌上的茶盏一西一北,各摆一只,淡然道:“突厥汗国,草原戎狄,未经教化。不似我中原王朝,对权力更迭极为谨慎。因此才能干出这种分庭抗礼,一国二主之事来。先不说东西突厥历年以来的荒唐事,就如今一山二虎之势。大唐若想一举拿下突厥,必行离间之计。”

    “所谓三等人等待机会,二等人寻找机会,一等人创造机会。我大唐泱泱大国,如今国泰民安,境内一统,政通人和,正是向外用武,征伐天下之时。何不主动出击,各个击破,岂能坐等时机到来?”

    “因此,孟某断定,以陛下之雄心,大唐将士之神勇。国运如此,陛下定然按捺不住要对突厥用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陛下既然要对突厥用兵,首要做的三件事,必然是谋攻,其次是外交,其下便是备战,准备粮草马匹军械。”

    孟凡只顾着侃侃而谈,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却不知道,李靖的心中早已风起云涌。

    他如今虽然呆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其实是为了掩人耳目。实则,李世民心中早已成竹在胸,早在登基之初,就已经着手准备对突厥用兵,一雪渭水便桥之辱。

    暗地里更是频频召李靖入内苑临湖殿中,密谋对敌之策,推演沙盘,玩得不矣乐乎。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