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大秦国文武百官谁不服?

 嬴政
    赵安提到的“三人成虎”,是战国时期魏国发生的一个故事,讲的是魏国的大臣庞葱陪太子去赵国做人质的事。

    扶苏点点头,说:“自然听说过。”

    “魏王真是太糊涂了,居然轻信手下大臣的话,怀疑起庞葱,之后再没召见过他。”

    “真相其实很简单,叫来庞葱问问就知道了。”他带着一丝嘲讽地说,“可笑的是,魏王却选了最愚蠢的做法。”

    他言语中透露着对魏王当年做法的不屑,

    就因为别人几句话,就轻易相信别人的诽谤,

    这样的魏王,显然不是一个称职的君主。

    不同于扶苏想当然的态度,嬴政等人陷入沉思。

    他们当然也知道这个故事,

    而且他们个个都是极聪明的人,

    隐约能猜到赵安为何这么说。

    赵安接着道:“这不单是魏王傻,而是舆论的力量太可怕。”

    “换成你们中的任何一个,恐怕也会和魏王一样。”

    “到那时候,别说召见,可能都恨不得马上除去谣言的源头。”

    扶苏立刻站起身,态度坚定地说:

    “这绝不可能!”

    “明明知道对方说得不对,还会轻易相信?”

    “这种事我绝对做不出来。”

    “我大秦国的皇帝陛下,以及众位大臣也都不会这样做。”

    他信心满满地说着。作为大秦的长公子,他相信自己绝不会像魏王那样。

    他一直告诫自己,要多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后再做决定,

    绝不轻信片面之辞。

    赵安淡淡回应:“如果无法判断对方说的对错呢?”

    “比如某天,你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

    “突然有人告诉你,老赵遇害了。”

    “你会怎么想?”

    “一开始你可能不信,”

    “但随着时间过去,你始终不见老赵回家,”

    “反而不断传来关于老赵遇害的消息,”

    “这时你信不信?”

    “咳咳……”

    嬴政猛地咳了起来,一时表情复杂。

    这个比喻实在是……

    李斯和王翦等人都被赵安的比喻吓了一跳,

    纷纷默契地低下头,装作没听见这些话。

    扶苏倒没当作一回事,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发现无论自己说什么,

    赵安总能给出合情合理的反论。

    没等扶苏开口,赵安继续道:“至于你说朝中之人不会被轻易糊弄,”

    “这在我听来也是相当可笑。”

    “如果朝堂上人人都明智,能迅速明辨是非,”

    “扶苏公子就不会反对郡县制,”

    “王绾也就不会被皇帝陛下直接送到边疆至今未归。”

    赵安顺势又把扶苏和王绾当作反例。

    扶苏闻言,脸上一阵尴尬。

    他当时确实听了某些人的话,没多加考虑。

    现在被再次提起,

    扶苏才意识到自己那时多么愚蠢。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