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帝明字典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依然小小猪
五万大顺军被清军围杀在怀庆至函谷关之间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大江南北。
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李自成,然后是多尔衮、朱至澍,最后才是残明皇帝朱由崧。
李自成气的又摔烂了好几个上好的青花茶盏,大骂张有曾有勇无谋、损兵折将,致使潼关防御空虚。
然后派出大将李过、高一功领军十万,北上镇守榆林、延安,防御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率领的清军北路军;
自己则起兵赶赴潼关,亲至坐镇,对战携着大胜之气、来势汹汹的清军南路军。
朱至澍收到这大顺军大败于怀庆的消息时,正在和一干王府书办、成都的开明名家等,坐在一起商讨编写历史上的第一本字典。
王府学堂开班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汉语拼音教学法证明了它的先进性,孩子们认字识字的速度比以往的私塾开蒙教学法有了根本性的提升。
而且拼音教学法是一整套系统,不只是初学时速度领先旧式私塾开蒙教学法,更是一步快、步步快,后面的速度也是一发不可收拾,门槛也低的多。
但前提是有一本通用的字典。
所以各方面都上了轨道、不用朱至澍亲力亲为后,便把制定第一本字典提上了议程。
当然,这第一版本的字典肯定不像后世新华字典、牛津词典一样那么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而只是收录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词语,标注拼音和意思。
朱至澍已经想好了给这本字典取的名字,就叫“帝明字典”,大气绝伦!
这工作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了,主要参与者是跟着朱至澍一起边学边教的十多位王府年轻书办,以及成都城里一些开明的秀才举人,加起来有近30人。
编著一本字典这浩瀚的工程量,朱至澍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必须得吸收外部力量。
但那些敝帚自珍、认死理的老学究就不合适参与到其中了。
拼音教学法和字典,本质上都是为了普及教育,为朱至澍的各项改革储备人才,那些已经是既得利益的士绅阶级,怎么可能会普遍支持这一项挖他们根基的善政呢?
也有些开明的士绅是支持的,已经在相互举荐下,被朱至澍吸引到编著局中了。
在编著局中呆了不到一个时辰,怀庆之战这份情报就被锦衣卫送了过来。
朱至澍看完之后,重重的叹了口气。
“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啊。”
“去请布政使刘大人来府上议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