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一门火炮诞生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依然小小猪
水力机械是朱至澍极为重视的,拨付了大量的款项支持水力机械的改进和进化。
人力终有穷尽时,机械生产才是未来更加好的出路
而大量的投入下,水力机械坊的大匠们也没有让朱至澍失望。
水力锻锤已经生产出了很多架,日夜不停的生产着檐盔,现在一天能生产好几百顶,比火铳的生产快太多了,人力则比火铳坊耗费少太多了。
在数量增多之外,水力锻锤细节处也改进了很多。
除了更合理的构造外,一些容易损耗、又在现有的技术范围内能够生产的零部件,也换成了钢制的,增加了水力锻锤的耐用度,故障率比以前大大降低。
同时,水力机械坊也遵照朱至澍的指示,积极的举一反三,研发更多用途的机械。
进度最快的、同时难度最小的是水力风箱,已经制成了一部送到特钢坊去试验了,等反馈改进后就能批量制造,减少炼制钢铁所需的人力的同时,还能提高时效性。
至于朱至澍心心念念的水力钻孔机则还处于攻关阶段。
钻枪管可是个精细活,水力机械波动较大,设计的不好钻不动不说,还会损害枪管;同时钻头一定要比枪管材质要更好,而且要好得多,不然也是钻不动或者不耐用。
所以水力钻孔机瓶颈较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一旦水力钻孔机得以研发成功,那么火枪的生产速度就能上一个大大的台阶,所以朱至澍很上心,让郭治全力配合水力机械坊的研发,有困难尽管提。
最后则是甲胄坊和水力机械坊的更深层次合作也有了产出。
不但檐盔生产速度越来越快,板甲的研制也有了成效。
此时朱至澍面前就摆着一副漂亮的全身板甲。
这套板甲和西方的全身板甲已经极为相似。
封闭式的头盔和面甲、包裹式的胸腹甲、腕甲、胯甲、胫甲,甚至还有金属手套、鞋履......
朱至澍看着这一整套堪称工艺品的板甲,对工匠们精湛的工艺啧啧赞叹不已。
然后便没再多看一眼这具帅气逼人的全身板甲。
“拿杆火绳枪过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